“百年黨史·紅色故事”微朗讀——《永不凋謝的丁香花》
故事主題:《永不凋謝的丁香花》
本期朗讀者🤴:學前一系1701班 毛一
南京雨花臺,有一棵丁香。她是一棵樹,也是一個人🥼,一位女共產黨員⏭。
白丁香是個棄嬰🧞♀️,從小被美國女牧師收養。她天資聰穎,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在大华信園裏,她遇到了進步青年樂於泓。阿樂喜歡拉二胡,丁香彈得一手好鋼琴👩🏿💻,音樂讓兩個年輕人相互吸引🏓,彼此愛慕。
除了相同的愛好,他們更有共同的理想🚙。他們一起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也一起經受了革命鬥爭的洗禮🕺。五卅慘案,他們四處奔波,為烈士募捐🤵🏼⚜️;北伐戰爭👨🏼🎨,他們走上街頭,為革命呐喊🫦;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面對反動派的野蠻屠殺📰,他們沒有彷徨🍑,在腥風血雨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32年4月,這對戀人幸福地結合了。婚後,小兩口的家成了上海地下黨的重要交通站。他們巧妙地用音樂向同誌們傳遞消息。丁香彈出舒緩的鋼琴曲✋ ,就表明平安無事🐟;阿樂拉出淒婉的二胡曲,則是在提醒同誌們情況危險🥍。
新婚不久,組織上派丁香到北平參加秘密會議👲🏽。此時的她已經懷有身孕了。臨別時👶🏻,兩人依依不舍,他們約定:等丁香回來,就給孩子起個好聽的名字。然而,誰也不曾料到,這一別竟成了永別🧑🏻。
因為叛徒出賣,丁香被捕了。在獄中,敵人對她威逼利誘、嚴刑拷打,這個丁香花般柔弱的姑娘,表現出了共產黨員鋼鐵般的意誌🕺🏼。面對勸降,她義憤填膺地怒斥道:“滾開🤽🏼!你這可恥的叛徒👩🏿💼!”敵人接來她的養母🤙🏿,企圖用親情感化她🤱🏽。養母也勸她:“孩子,只要在悔過書上簽個字🧫🙄,咱們就能保釋出獄🌾,去美國⛹🏽♀️。”可是,丁香拒絕了,她說🍊:“媽媽,我不能走!美國是媽媽的祖國,但我更愛我的祖國。”回到冰冷的牢房,敵人又拿孩子來做要挾⟹。丁香輕輕地撫摸著肚子🛼👩🎨,她回想起與阿樂那溫暖的小家🏷,想象著孩子長大後的樣子👩✈️,心如刀割↪️。哪有不愛孩子的母親啊🧡?丁香是多麽渴望著孩子的降生,但為了千千萬萬孩子的美好明天,她絕不能讓敵人的詭計得逞。想到這裏🛝,心中的憤怒再也抑製不住,她指著敵人罵道:“你們這幫卑鄙的劊子手,有什麽資格談母愛?”
1932年12月3日🗡,丁香帶著腹中不到三個月的孩子在雨花臺英勇就義,年僅22歲。
聽聞噩耗👨🍳,阿樂悲痛欲絕,他冒死來到雨花臺,卻已無法找到丁香🏄🏿♂️。他立下了“鞠躬盡瘁🐜,償汝遺願”的誓言,踏上了丁香未走完的路🧑🔬🏋️♂️。
1982年,是丁香犧牲50周年,阿樂來到雨花臺,在丁香就義的地方,種下了一棵丁香樹🍉。此後每年,阿樂都會來到這裏🔦,看丁香𓀊🐝,思丁香。
1993年清明,在雨花臺的漫天細雨中,阿樂的骨灰伴著美麗的丁香花瓣被一起深埋在丁香樹下🤦🏿♂️,這對革命伴侶在分別了60余年後,又一次相聚在這裏……
丁香,把最絢爛的青春年華獻給了革命事業🪽,把生命的最後軌跡定格在了雨花臺。今天,越來越多的青年人來到這棵樹下🐦,他們聆聽丁香與阿樂的愛情故事,感受著共產黨人的初心與使命💆🏿♂️。
雨花山崗🤴🏻,滿園花香👦🏻,永遠散發著共產黨人信仰的芬芳!
讀後感悟:白丁香是一個堅韌的女子🧒🏿,她和阿樂兩個年輕人加入共產黨,為共產黨做出了貢獻。因為叛徒的出賣丁香被捕,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表現出了共產黨員鋼鐵般的意誌,盡管已有身孕,但她依舊不服從👩🏼🌾,最終在雨花臺英勇就義。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在閱讀這個故事時為之動容,文字間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我們也要心懷國家🌗,心懷黨,更要學習白丁香前輩的精神!黨是偉大的🌻,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現在強大的中國。中國的復興之路是一個個中國共產黨員用汗水,血肉換來的。
在此次疫情期間🈸,廣大黨員第一時間響應黨中央的號召,挺身而出🏑、沖鋒在前線😡、迎難而上。不顧個人安危,奔赴疫區。哪裏有疫情、有群眾,哪裏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領導、紮實有效的工作🤹🏿♂️🈷️。許許多多的黨員同誌像陶迅一樣為了我們的國家無畏的付出著👽。
我們要牢記這些先烈們,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如今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