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是執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規定課程的性質👋🏼、設計思路🦷、目標、內容框架和課程實施建議的綱領性教學文件🧚🏼♂️🏷,是對課程的基本規範和質量要求,是開發教材、組織教學🤾🏿♂️、檢驗教學效果和評估課程建設的基本依據🧕🏽,是實現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為做好課程標準的編製工作🗾,特製訂本暫行規定🦡。
一、課程標準的製定
(一)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所列的課程均須製定符合規定的課程標準,獨立設置的實驗課程🧑🏽🏭、專業實習課程♣️,也應編寫課程標準。無課程標準的課程不能開課。
(二)課程標準由各系(部)組織所屬教研室編寫,教研室可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或教師小組編寫課程標準初稿,交教研室集體討論確定,系(部)審核後,報教務處批準👱♂️。
(三)鑒於規範性要求🤽🏼♂️,課程標準的格式及內容應與本規定第二項中要求的格式統一🧈,力求文字嚴謹、意義明確扼要、名詞術語規範。
(四)課程標準製定要符合時代要求,要突出體現教育教學觀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轉變🦚,要涵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道德養成教育的內容,要符合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的要求。
(五)課程標準製定要符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整體優化的要求𓀛⛽️,從本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及作用的角度🩷,確定課程教學目標、選擇課程教學內容🧟♀️、設計課程教學環節👱♂️,並註意相關課程的聯系與分工🚨⬜️,以避免課程之間的重復和遺漏📞。課程標準的各項內容和要求應清晰明確👷🏿♀️,盡可能具體化、可度量👌🏿、可檢驗💂🏼,便於任課教師參照執行👨🏽💼。
(六)專業課程的課程標準應在課程內容更新與知識、技能拓寬上有所突破,在課程的教學環節設計上有所創新🫚,力求在課程教學中貫穿“知識𓀍、能力⏭、素質協調發展”的思想,突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
二、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及格式
(一)課程標準的主要內容包括🤹🏻♂️😵:課程概述、課程目標、課程教學內容與重難點及課時安排🙎🏼♂️、實踐教學安排🧸、實施建議(具體包括課程教學方法、課程考核內容、課程考核方式、成績評定方法😕、課程學習資源👩、課程學習建議等)部分。
1.課程概述
主要闡述課程性質、基本理念和對課程講授的設計思路。
課程性質主要敘述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與先修課程的關系,以及課程類型等內容。
課程基本理念主要闡明課程教學應遵循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重點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明確教與學兩個方面的基本要求。
課程講授的設計思路應將教學改革基本理念與課程框架設計、內容確定以及課程講授有機結合起來🕧,闡述課程總體設計原則👨🏼✈️、課程設置依據🧑🏻⚖️、課程內容結構📢、理論與實踐比例🍛👇🏽、課時安排說明、學分分配與考核評價方式等內容♤,充分體現課程標準的內涵⚾️。
2.課程目標
包括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
總體目標是對學生課程學習預期結果的綜合概括,是人才培養目標在本課程的具體體現。要準確表達學生通過課程學習所獲得的與畢業要求對應的能力。
具體目標可從知識、能力與素質等方面進行具體說明,要面向全體學生,明確教學應達到的基本要求👇🏻,並為優秀學生的學習留有一定的空間。
3.課程內容與要求
主要闡述學生在學習領域、專題研討或目標要素等方面應實現的具體目標。在編寫中既要考慮課程各部分內容的相對獨立📦,又要形成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同時,應根據課程內容設計好實踐環節🧑🏽🎤,實踐環節的內容可在課程中描述,也可編寫單獨的實踐課程標準。對於學生的學習結果🧙🏽♂️,應盡可能用清晰的、便於理解及可操作的行為動詞進行描述。
對於課程中涉及的項目(案例等)✌🏿🚛,要註意選取項目(案例等)的大小和數量應當適中,不宜過大🖱、過多,項目(案例等)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完整性和覆蓋面。根據課程特點🤶🏻,課程標準中可以較為詳細列舉個別經典案例的教學活動組織與安排作為示例✊,其它案例無需詳細列出,給教師留有余地發揮的空間🧑🏿🔧🪡。
4🙆🏼🦍、實施建議
主要闡述課程教學的組織實施、考核方式👩👩👦👦、教材編寫、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實驗(實踐)設備配置等方面的建議🙏🏻。
教學建議要體現課程改革基本理念💋,采用形式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例如案例式、項目式、討論式等,以提高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考核方式建議應體現多元評價方法,重視教學過程評價,突出階段評價、目標評價、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評價等🧑🏽🦱👨🏽🍳,註重對學生動手能力和實踐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核🚌,關註學生個性差異,鼓勵學生創新實踐。教學參考書(包括教材)選用建議應明確教材、教學參考書的選用必須符合課程標準要求,優先選用省部級以上規劃教材。
實驗實訓設備配置建議要根據課程內容和要求,提出對實驗室(實踐教學基地)功能和設備配置的基本要求🤷🏼♂️。
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建議包括課件🫷🏿、實訓規範、信息技術使用👷🏼、實訓基地、網絡資源🐝、仿真軟件等💞。
五🧠、其他說明
對以上不能涵蓋的內容作必要的說明,如對課程標準中有關專業術語作解釋🚣♂️,課程相關參考資料目錄和教學案例等👵🏽。
製 訂 人:
審 核:
製訂日期🪑♒️:
(二)課程標準的格式詳見附件
三🚷🙏🏿、課程標準的管理
(一)課程標準是組織課程教學的依據,為了保證課程教學的連續性👩🏿、穩定性👇🏻,課程標準一經批準後必須嚴格執行,不得隨意改動,各教研室要認真組織和檢查課程標準的執行。
(二)專業課程標準由該課程所在教研室負責編寫,專業所在系(部)審定;外系教師向本系各專業開出的課程(全校性公共基礎課除外)課程標準由專業所在系(部)向開課系(部)提出課程基本教學要求後🤹⏮,由開課系(部)課程所在教研室負責編寫,所在系(部)負責審定🧛🏼;全校性公共基礎課程標準由基礎課教研室負責編寫,所在系(部)負責審定;全校性公共選修課的課程標準由開課教師編寫,所在系(部)負責審定🙍🏿♀️🦸🏿♂️。
(三)在課程標準執行過程中🧑🧗🏻,各學科組(教研室)根據學科的發展變化需要對課程標準做部分調整時🫙,可向系(部)、教務處提出申請🧵,同時上報新修訂的課程標準👨👨👦👦,系(部)👨🏼🍼、教務處審批、備案後方可生效。
(四)課程標準屬於华信基本教學文件🏓,在教務處組織協調下由各系部統一集中印發♿。
四、本暫行規定自公布之日起實行🐺,由教務處負責解釋。
附件:华信娱乐平台課程標準體例及編寫要求
华信娱乐平台《×××》課程標準
課程代碼 |
| 課程類別 |
| |
課程名稱 |
| |||
學分 |
| 建議修讀學期 |
| |
總學時數 |
| 其中:實踐學時 | 實驗學時 |
|
其他學時 |
| |||
預修課程 | (直接寫出預修課程名稱) | |||
考核方式 |
| |||
適用專業 |
| |||
大綱執筆人 |
| 大綱審核人 |
|
一、課程概述
【課程性質主要敘述本課程在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與先修課程的關系,以及課程類型等內容。】
二、課程目標
【請在此處說明本門課程的教學目標🤌🏻,並與專業認證標準中的畢業要求對應】
1.×××(支撐畢業要求n)
2.×××(支撐畢業要求n)
3.×××(支撐畢業要求n)
4.×××(支撐畢業要求n)
5.×××(支撐畢業要求n)
……
三、教學內容🙍🏿♀️、重難點和課時安排
【1.教學內容要與課程目標進行對應👩🏫,可用文字描述或表格描述;2.可以以專題或章節的方式呈現;3.重難點請以※標註。】
1.×××(支撐課程目標n)
2.×××(支撐課程目標n)
3.×××(支撐課程目標n)
4.×××(支撐課程目標n)
5.×××(支撐課程目標n)
……
四、實踐教學安排
【1.請在此說明本門課程實踐學時安排🪩、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等;2.如果本身就是實驗實踐課程,可在“三🧙♀️🙋🏼、教學基本內容”部分一並說明,此部分可刪除;3.如果本門課程是理論類課程👩🏼🦱,沒有安排專門的實踐學時🔏,也請說明如何通過如社會調查等課外實踐方式📸、課程學習成果展示與匯報等方式提升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
五、課程教學方法
【請在此說明本門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方法】
六、課程考核內容與方式
【1.請在此說明本門課程的教學評價方式,尤其是要重視過程性評價👩🏿🦳,清晰說明過程性評價的比例🚣🏻♂️、評價內容與標準、實施方式等。】
課程教學目標 | 考核內容 | 評價依據 |
課程目標1 |
|
|
課程目標2 |
|
|
課程目標3 |
|
|
課程目標4 |
|
|
課程目標n |
|
|
七🆚、成績評定方法
評定方式1👷♀️:a%🦶🏻,評定方式2🈵:b%,評定方式n🧖🏼♀️:n%
【請在此說明本課程各評定方式的占分比例】
| 評定方式1 | 評定方式2 | 評定方式n | 課程分目標達成評價方法 |
課程目標1 |
|
|
| 分目標達成度= a%*分目標評定方式1平均成績/分目標總分+b%*分目標評定方式2平均成績/分目標總分+n%分目標評定方式n平均成績/分目標總分 (a%+b%+…n%=100%) |
課程目標2 |
|
|
| |
課程目標3 |
|
|
| |
課程目標4 |
|
|
| |
課程目標n |
|
|
|
示例:
筆試成績60%🚣🏻♂️,小設計(報告)20%,平時成績20%(含作業、實驗)
| 筆試相關試題占分比例% | 小設計報告 占分比例% | 平時作業相關內容占分比例% | 課程分目標達成評價方法 |
課程目標1 | 20 |
| 20 | 分目標達成度={0.6x(分目標試題平均/分目標試題總分)+0.2x(小設計分目標平均成績/分目標總分) +0.2x(分目標平時成績)}/分目標總分) |
課程目標2 | 30 |
| 20 | |
課程目標3 | 20 | 70 |
| |
課程目標4 | 20 |
| 40 | |
課程目標5 | 10 | 30 | 20 |
八𓀌🧎♀️、課程學習資源
1.選用教材
【如果沒有教材則填寫“無”,如有教材請填寫下表】
教材名稱 | 編者 | 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是否國家規劃教材 | 備註 |
|
|
|
|
|
|
2.主要參考書目
3.其它學習資源
【請在此說明可以為學生提供參考書目之外的何種課程學習資源🤫;還有哪些資源將用於本門課程的教學與學習等,如BB平臺資源🍧🙅🏻♀️,其它網絡課程等】
九、課程學習建議
【請在此說明對學生學習本門課程的建議】
排版要求:題目為“小二號黑體”,文中標題為“四號仿宋加粗”,內容為“小四號仿宋”。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