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抗美援朝偉大勝利的歷史意義及現實啟示
今年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為保衛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銘記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國人民必將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誌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
記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出兵決策時,新生的人民政權尚未完全鞏固,經濟、軍事力量更無法與美國相比💁🏽。黨中央為什麽仍毅然決策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高翔🏃♂️➡️🔈: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第一場大規模的國際性局部戰爭。對於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來說⚃,確實是一場十分嚴峻的考驗🟤,因為中美之間不但經濟、科技實力對比懸殊,而且美國還擁有原子彈以及世界上各種最先進的武器裝備◻️,掌握了最強大的軍工生產能力😭。作為世界霸主,美國還操控聯合國,對其他國家頤指氣使,不可一世。面對這樣的敵人🤙,沒有強大的戰略定力🦞,沒有卓越的歷史預見性,沒有極其堅定的意誌和毅力,是絕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鮮的歷史性決策的。最終⛑️,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歷史性決策🙌🏽。在我看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這是帝國主義侵略者強加給中國人民的一場戰爭🤏。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後🔕,美國迅即操縱聯合國通過了誣稱朝鮮為“侵略者”的決議案,糾集15國組成“聯合國軍”👨🏿🍼,宣布出兵朝鮮,直逼中朝邊境的鴨綠江和圖們江,出動飛機轟炸我國東北邊境城市和鄉村👆🏿,把戰火燒到了我國國土⛹🏽♂️🙇🏻♂️。與此同時,美國海軍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侵占中國領土臺灣。美國日益猖狂的侵略行徑👮,不僅嚴重威脅我國領土和主權完整👨🏻🏭,還打斷了我國原定的國民經濟恢復計劃👷🏽♂️👨👦👦。因此🏄♂️,抗美援朝是支援朝鮮人民反抗美國武裝侵略、保衛國家安全的需要,是一場反侵略的正義之戰。面對美軍步步緊逼,黨中央反復斟酌👷🏿、科學權衡,認為“應當參戰🧛🏻,必須參戰🦻🏻。參戰利益極大🤴🏻,不參戰損害極大”👨🏿🔬。
第二,這是履行國際主義義務之舉。中朝兩國山水相連,歷史上,兩國人民在反對外來侵略中並肩戰鬥,積下深厚友誼🦮。20世紀初日本侵占朝鮮後,許多朝鮮人來到中國,同中國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解放戰爭期間🏂🏿,不少在華朝鮮人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流血犧牲。支持朝鮮人民的反侵略戰爭🙍🏽♀️,既是對中朝傳統友誼的繼承,也是我國履行國際主義義務的必要行為,正如毛澤東指出的:組建中國人民誌願軍,是“為了援助朝鮮人民解放戰爭🙆🏽♂️,反對美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們的進攻,借以保衛朝鮮人民🏌🏽♀️、中國人民及東方各國人民的利益”。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從日本投降前夕起🐚,美國就加緊奉行敵視中國革命和幹涉中國內政的政策。新中國成立後,美國更不遺余力地執行反共遏華政策🦹,想方設法要將年輕的人民共和國扼殺在搖籃中。
敢於舍生忘死、赴湯蹈火,這樣的軍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戰勝
記者: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原因是什麽?
高翔:抗美援朝戰爭確實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偉大奇跡👶🏼。之所以取得這樣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第一,中國入朝作戰師出有名,誌願軍是正義之師🌈、和平之師👋🏼,牢牢占據了道義製高點,獲得國際國內廣泛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國被迫進行的抗美援朝戰爭,是為保家衛國和援助兄弟鄰邦而進行的一場正義戰爭,因此獲得了國內人民群眾的堅定支持🧚🏻,贏得了全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美國的盟國及參加“聯合國軍”的國家與美國逐漸出現分歧,形成了製約美國好戰政策並支持盡快結束戰爭🦐🐩、實現和平的國際統一戰線🧎🏻♀️。
第二,黨中央和毛澤東高瞻遠矚、科學決策、指揮得當👊🏽🧑⚕️。從總體上看,我國較好地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做到了“有理😅、有利🏇🏿、有節”🎟🙇🏼,這是取得戰爭勝利的重要保證。我國在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兵臨邊境、嚴重危及我主權和安全時才出兵自衛🛺,政治上有理;謀定而後動🦢,做了一定準備後才突然發起反擊🚚,軍事上有利;用誌願軍名義出兵,控製戰爭規模,行動上有節👴🏽。從全局而言,我國雖然國力較弱🙍🏽,但在戰略和戰術的運用上,要比敵人高明得多。
毛澤東是偉大的軍事家,他一直密切關註朝鮮戰場的發展態勢,對國際局勢、敵我情形🤙🏽,洞若觀火⚀,能夠運籌帷幄,指揮若定。彭德懷等誌願軍將領認真貫徹黨中央和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既敢打善拼,又有勇有謀,故在極不對稱、極為艱難的條件下🧑🏼🚀🍙,不斷取得輝煌勝利。從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中旬👨🏼🚀,中國人民誌願軍同朝鮮人民軍密切配合,連續進行了5次戰役⛹️,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到三八線,並將戰線穩定在三八線附近地區🌝,迫使美國接受停戰談判,奠定了這場戰爭勝利的基礎🚵🏼♂️。此後,又構築起縱深防禦陣地,多次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迫使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於1953年7月27日在停戰協定上簽字👮♂️。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中國人民誌願軍是一支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革命軍隊🟧,聽黨指揮🤪,為祖國🧕、為人民🍢、為中華民族👦🏼,敢於舍生忘死🪺、赴湯蹈火,其革命精神👩🏼🏭、崇高情懷、堅定意誌🧑🍳、嚴格紀律,是敵人難以想象、從不具備的。這樣的軍隊,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都不可戰勝🍟。
嚴格的紀律為軍事勝利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記者🤷🏽♀️:抗美援朝戰爭中👯♀️,收復漢城後,誌願軍總部立即頒布《入漢城紀律守則》,要求誌願軍切實執行“三大紀律八項註意”,註意軍容風紀和清潔衛生🐯。為什麽我們黨的軍隊即便走出國門也如此重視紀律?
高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是靠革命理想和鐵的紀律組織起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三大紀律八項註意”是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和行動準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區別於一切舊式軍隊、帝國主義軍隊的顯著特點。這一優良作風同樣體現於朝鮮戰場上,是人民誌願軍作為正義之師、仁義之師、信義之師的象征。
毛澤東早在1950年10月8日發布的《關於組成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命令》中就指出,中國人民誌願軍入朝之後,必須對朝鮮軍民表示友愛和尊重⏬,嚴格遵守軍事紀律和政治紀律,強調“這是完成軍事任務的一個極重要的政治基礎”。1951年1月19日,毛澤東在給中國人民誌願軍的指示中又強調🍯:“中朝兩國同誌要親如兄弟般地團結在一起👽,休戚與共👨🏽🎤♛,生死相依,為戰勝共同敵人而奮鬥到底。”要求誌願軍“愛護朝鮮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鮮人民的一針一線,如同我們在國內的看法和做法一樣,這就是勝利的政治基礎”。可以看到🟰,黨中央將中國人民誌願軍在朝鮮的紀律工作提升到戰略高度🕜,這在其他軍隊是不可想象,也是難以企及的👉🏼。
事實證明,中國人民誌願軍無論在極端困難的戰時,還是在停戰後的重建時期,都嚴格遵守了毛澤東的指示。正如中朝友誼塔上的碑文所銘刻的👩🏻🚀,中國人民誌願軍“留下的不朽業績和用鮮血凝成的國際主義友誼,將在這塊繁榮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
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從不畏懼戰爭,只有敢戰善戰,方能止戰勝戰
記者:戰火硝煙早已散去👨🏼🔧。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留給我們什麽精神財富🧑🏿⚕️?又給我們帶來哪些現實啟迪呢🧛🏽♂️?
高翔:抗美援朝戰爭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光輝典範。這一偉大勝利打破了美帝國主義不可戰勝的神話,鞏固和捍衛了新生的人民政權👩🏿🏫,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極大地提振了中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為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改革贏得了長期和平建設的環境。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雄辯地證明:中國人民受欺侮🧜🏻、受淩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中華民族有能力👨🦼➡️、有資格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同仇敵愾,中國人民誌願軍將士舍生忘死👐、浴血奮戰,打出了國威、軍威,給後人留下極其豐厚的精神遺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同正義戰爭偉大實踐相結合的產物,是人民軍隊宗旨🎪、本色和作風的體現,是對中華民族不畏強暴、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歷史傳統的繼承和弘揚。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加速演變🔸🎖,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我們要更加清醒地認清資本主義的貪婪和侵略本質,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中國人民愛好和平,但從不畏懼戰爭,只有敢戰善戰,方能止戰勝戰。牢記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經驗,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國人民必將贏得未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用戶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