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4日,“姑蘇教育人才”資助項目“全人教育視域下幼兒園共同生活新樣態研究”課題組成員集中進行培訓🪕。
上午8:30-12🌠:30,臨沂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主持工作)趙金霞教授為課題組做了題為《共同生活內涵》的線上講座。講座伊始,趙教授便以一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開啟了對 “共同生活” 內涵的探索之旅:在現代社會多元文化交融與快速發展的浪潮中,我們究竟如何理解人與人之間真正意義上的共同生活? 隨後❤️🔥💟,趙教授通過多學科分析與深入淺出的講解,全面剖析了 “共同生活” 的概念🏓;深度闡釋了共同生活具有共同時空、多元主體🙅♂️、共同目標、共同規則、相互對話🕙、密切情感等特征🌥👩🏼🦳;接著,強調了 “共同生活” 並非簡單的物理空間上的共存,而是涉及民主平等氛圍、共同目標追求、積極互動關系、相關關聯時空👰🏿♂️🐀、生態和諧環境等多維度的實踐邏輯💁🏽♂️;最後的互動環節中,老師們提出了如何平衡個人自由與共同生活規範等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問題,趙教授都一一給予了詳細且深入的解答,進一步激發了現場的思想碰撞與熱烈討論👦🏽。
下午14:00-18👨🦰:00🤾🏽♀️,溫州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高瑾副教授,為學前教育二系教師做了關於《人文社科課題研究》在線專題講座🌺。
首先👏🏿,高老師對人文社科課題研究的概念和理論研究、實踐研究、綜合研究的人文社科研究課題分類標準與特征進行細致分析;接著,從對教育實踐、教師自身成長💂♀️、教育改革與質量提升等方面全面剖析人文社科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隨後,結合自身教育人文科學課題申報與研究歷程✋🏼,對社科課題研究的實踐策略進行了重點講解🌵。在選題策略與方法的講解中,高老師詳細闡述了如何從社會熱點事件中尋找研究的空白,如何精準定位具有價值性、創新性與可行性的研究課題,讓老師們深刻認識到了好的選題是開啟成功研究之旅的鑰匙;全面介紹了多種研究方法的特點、適用範圍及操作要點。特別強調了要根據不同課題的性質與目標👨🦽,合理選擇並綜合運用研究方法,為老師們在研究方法的選擇上提供了清晰的思路;在資料收集與整理分析環節,高老師分享了豐富的資料收集渠道與技巧,並對資料分析的技術與工具進行了細致講解,使老師們對從原始資料到有價值研究成果的轉化過程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最後🧑🦱,在互動環節,老師們積極提問🏘,就論文寫作難點突破、研究資源獲取等諸多問題與高老師展開了深入的探討,精彩的互動進一步激發了現場的學術思維碰撞。
本次講座的成功舉辦,不僅讓老師們對 “共同生活” 內涵有了更為全面🏸、深刻的理解,更為老師們搭建了一個學習交流與提升的優質平臺🧛♀️,對推動課題高質量研究和課題組成員科研水平提升都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4️⃣。
撰稿♿️:陶雙驥
一審一校🪘:陶雙驥
二審二校:羅淳
三審三校🕵🏼♂️:張晗
用戶登錄